1951年1月15日,在原华北、华东军事政治大学的根底上在南京兴办中国公民军事学院。
(补白:1946年11月25日,由华中雪枫大学、山东军区军政校园、东江纵队以及淮南随营校园和山东军区通讯校园等5个单位一致改编为华东军事政治大学,华东军区副司令张云逸兼任校长;1948年毛主席决议在华北、东北、华东、西北、中南五个战略区树立军政大学,再向军政大学要人。5月23日,华北军政大学在石家庄建立,担任校长兼政委;1949年7月,在南京建立新的华东军政大学,由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任校长兼政委,校部设置南京市黄浦路上原国民政府国防部原址)
1957年,刘帅调任高档军事学院院长兼政委。国防部副部长廖汉生中将调任第二任军事学院院长,原学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钟期光上接任政委。
1960年,廖汉生中将调任政委,原学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刘浩天中将接任第三任军事学院院长;钟期光大将调任军事科学院副政治委员,王平大将继任政委。
1962年,刘浩天中将调任水兵东海舰队政治委员,原副院长张震中将接任第四任院长
1957,依据决议,以军事学院为根底,别离组成高档军事学院、军事学院和水兵、空军、炮兵、装甲兵等学院。高档军事学院设在北京,元帅为榜首任院长兼政治委员。
1958年,刘帅因“军事教条主义”问题辞去职务,改任军委战略小组组长,随后元帅(1959年兼任)、陈伯钧大将(1962年)、李聚奎大将(1966年)先下一任高档军事学院院长,李志民大将(1959年)任政治委员。
练习总监部科学条令部从练习总监部分出,成为军事科学院的组成根底。1958年3月15日,在北京正式建立,编制为大军区级,元帅任首任院长兼政治委员;
1951年12月,经中央公民政府公民革新军事委员会主席同意,在北京开端筹建政治学院,首任院长罗荣桓元帅;1963年罗帅逝世后,莫文骅中将、蔡顺礼中将(1965年)先下一任院长,孔石泉中将任政治委员。
1952年6月16日,志愿军副司令员兼3兵团司令员和政委陈赓回国筹建军事工程学院,9月1日建立于哈尔滨,陈赓大将任院长兼政委。
1966年4月,军事工程学院退出戎行序列,改名为“哈尔滨工程学院”。
1952年9月,原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李聚奎出任首任后勤学院院长;至1955年转任石油工业部部长。
1952年秋,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9兵团司令员和政委宋时轮大将回国任高档步卒校园校长兼政委,培育陆兵营职军政干部;1959年并入军事学院。
1969年,高档军事学院、军事学院、政治学院、后勤学院一起吊销,1970年并入新建立的军政大学。首任校长黄永胜大将,政委张秀川少将。
1978年,在军政大学军事、政治、后勤 3个系根底上从头组成军事学院、政治学院、后勤学院;军事学院以萧克大将任院长兼榜首政治委员,段苏权少将、刘兴元中将任政治委员;唐亮大将任政治学院院长兼政委;
原归于军事工程学院的后身长沙工学院改建为国防科学技术大学,履行兵团级职权。
1985年12月,由军事学院(此刻院长兼政委是萧克大将)、政治学院(此刻院长兼政委刘志坚中将,1983年出任)、后勤学院(此刻院长徐芳春中将,1984年出任)兼并建立国防大学,张震大将任首任校长,大将任首任政委。
1986年6月,从头组成后勤学院。1992年6月,吊销后勤学院;1993年6月从头康复并更名为后勤指挥学院,从属总后勤部。
2011年,军委清晰赋予军事科学院培育军事学高档专门人才的功能,并正式将军事科学院研究生教育归入戎行院校教育系统。
2017年7月,以原国防大学、南京政治学院、西安政治学院、艺术学院、后勤学院、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、武警政治学院以及配备学院部分专业培训使命和相关组织为根底,调整组成新的国防大学,现为副战区级。
军改后,军事科学院的级别由本来的正大军区级降为副战区级,依然直属,是三军军事科学研究的拳头力气。
以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、国际关系学院、国防信息学院、西安通讯学院、电子工程学院以及理工大学气候海洋学院为根底重建国防科技大学,校本部设在长沙,为正军级。
上一篇:世纪神话的延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