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斯柯达宣告了一个让职业表里都竖起耳朵的音讯——方案裁掉20%的职工,大约8200人。这家群众集团旗下的捷克品牌着重,裁人不会直接“动刀”,而是经过职工退休、自愿离任等天然活动的方法逐渐完结。音讯一出,网友评论炸了锅,有人觉得“转向印度越南是对的”,也有人质疑“砍人真能处理问题吗?”
斯柯达的裁人方案,本质上是传统车企转型电动化的缩影。CEO克劳斯·泽尔默(Klaus Zellmer)在2月26日的职业会议上算了一笔账:现在电动车的赢利率和燃油车底子没办法比。比方同级其他Elroq电动车和Karoq燃油车,价格差不多,但前者的赢利显着低一截。这逼着车企有必要紧缩本钱,而人力本钱占了传统车企的大头。
不过,裁人仅仅手法,中心方针仍是为了腾出资源搞电动车。斯柯达方案本年把销量拉高8%,冲刺100万辆的方针。为此,他们计划把卖得最好的燃油车Octavia改成纯电版,再搭个插电混动版别,试图用“老树开新花”的方法招引顾客。
电动车不挣钱的问题,直接影响了斯柯达的产品规划。本来业界猜想他们会推出一款电动微型车,顶替停产的Citigo,但终究企业决议不干了——这种小车本钱压不下来,卖多了反而亏钱。现在他们把宝押在干流价位的车型上,比方现有的Enyaq SUV系列和新开发的Elroq跨界车。
这种挑选其实很实际。10-20万元价位的电动车商场厮杀最剧烈,但也是销量根本盘。斯柯达想靠老练车型改电动来稳住根本盘,一起避开微型车的“赢利圈套”,算是一种危险可控的战略。
欧洲商场增加乏力,斯柯达把目光转向了印度和越南。在印度,他们刚推出一款不到4米长的小型SUV Kylaq,专攻当地占销量一半的细分商场。更狠的是,群众和斯柯达计划在印度出产价格低于2万欧元(约15万人民币)的小型电动车,直接和本乡品牌抢商场。
越南商场则被当作下一个跳板。新建的工厂先出产Kushaq小型SUV,后续或许上马轿车产品。这些动作背面,是车企对本钱更低的制作基地和增量商场的火急需求。
斯柯达的窘境不是个案。同属群众集团的奔驰,最近也被曝出方案在我国裁人15%。传统车企的电动化转型就像“带着镣铐跳舞”——既要养着燃油车年代的巨大团队,又要烧钱研制新车,两端不巴结。
这次裁人20%的决议计划,短期或许引发内部动乱,但长时间看或许是不得已的挑选。2023年斯柯达全球销量回升到86.68万辆,完毕了接连四年下滑,但离2018年125万辆的巅峰还差得远。想要在电动车年代翻身,光省钱不行,还得有能打的产品。
车企裁人历来不是好音讯,但换个视点想,这或许也是职业洗牌的必经之路。电动车代替燃油车就像智能手机替代功用机,过程中总有人掉队。对消费的人来说,车企转型成功与否,终究要看产品——价格实在吗?充电便利吗?智能化够用吗?至于企业是用裁人仍是其他手法降本钱,老百姓其实没那么关怀。
现在压力给到斯柯达这边:砍掉两成人手省下的钱,能不能做出让商场买单的电动车?印度越南的新工厂,会不会成为新的赢利来历?这样一些问题,下一年销量榜上见分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