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ob综合官网的怡缘静电带符合国家强制标准GB7258-2017《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》
bob综合官网
新闻中心
联系我们
  • 联系人:bob综合官网
  • 手 机:15190344029
  • 电 话:15061758898
  • 邮 箱:liqinghe@htytech.cn
  • 地 址:无锡市锡山区东方国际轻纺城D10-12
在线咨询

“脱保”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何去何从?

发布时间:2024-12-10 13:32:32
阅读: 15590
发布者: bob综合官网

  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,从2016年起,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电池等核心部件按规定实施8年或12万公里质保期。今年开始,将陆续有新能源车进入“脱保”的时间节点。过了8年的新能汽车动力电池还能用吗?这些电池又该何去何从?

  市民刘先生2016年购买了一台新能源汽车,如今已经8年,虽然续航有一定的下降,但他表示卖车不值钱,换电池太贵,打算作为代步工具先继续开下去。“我这辆车8年开了20万公里,现在夏天的时候300公里的续航也就跑200公里。目前能开就先开着,我估计也值不了多少钱了,换电池还不如买一辆新车。”刘先生说。

  根据有关数据显示,2016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50万辆,以8年质保期计算,今年将有一大批量新能源汽车面临“脱保”。让不少车主焦虑的是,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,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续航能力缩水明显等问题。

  那么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寿命一般能有多久呢?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、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翔表示,新能源汽车电池分为日历寿命和循环寿命,通常能使用8到10年左右的时间。电池充满电后再把电用完的过程便是一次循环,磷酸铁锂电池的循环次数是3000次左右,三元锂电池循环次数是2000次以上。张翔介绍,电池循环了3000次或2000次后并不是电池就彻底报废了,根据国家标准,经过3000次、2000次的循环以后,电池的电量还要保持在80%以上,所以电池还能够继续使用。

  电池过了8年还能不能接着使用,也取决于车主的驾驶习惯、使用环境和电池本身的质量。北京

  博瑞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工程师李学涛表示,车主可以先对电池情况做判断、检测。如果自己想要检测电池的状态,可以先把电池中的电完全放光,接着进行充电,看最终充进电池的电量有多少,之后能够最终靠车辆手册标注的电池总容量计算百分比。也可通过专业机构进行仔细的检测,通过诊断仪读取电池的状态,判断车辆电池是不是真的存在故障。

  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,其成本普遍占到新能源整车的20%以上,较高的价格劝退了不少车主更换电池的想法,但是电池能否做维修呢?北京祥龙博瑞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工程师李学涛介绍,随技术的升级,动力电池维修没有过大的风险,但前提是还有同型号的配件替换并在正规专业渠道维修。

  李学涛解释到,因为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发展更新速度较快,并且电池维修与其他零部件维修不同,新、旧零件之间如果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会影响电池的性能。同时电池维修的要求严格,比如对于场地设施的要求,需要无尘车间,还要保证车间的温度、湿度适宜,不能出现电池包开包以后湿度过大,造成电池包内部零件的腐蚀。

  今年8月,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进一步做好汽车以旧换新有关工作的通知》,报废2018年4月30号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新能源乘用车的,补贴2万元;购买2.0升及以下排量燃油乘用车的,补贴1.5万元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就建议,目前想要处理车龄8年的新能源汽车,以旧换新可能是更划算的方式。

  她表示,目前报废更新政策的2万元的补贴高于大部分新能源汽车的残值。虽然按照政策规定,该政策将在今年底到期,但有望在明年继续实行,并且对车辆出厂日期的要求也可能将会延后。她还提到,很多新能源汽车厂家以前只对置换更新给予补贴,但今年在国家拉升消费的背景下,不少厂家表示,消费者只要提供报废证明,在享受政府的报废补贴后也可享受品牌的置换补贴。如果车主选择的品牌恰好有叠加政策,那就能享受到更高的补贴额度。

  新能源汽车“车电同寿”一直是大家所期盼的,但在短期内可能难以实现突破。电池更换、维修成本高一直是痛点问题。如何保障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权益,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王萌认为,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出台一些强制政策,确保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的体系完善。同时企业应公布其合理的成本,确保用户的知情权。目前看不论是厂家还是新能源电池供应商,由于其垄断地位,导致了新能源汽车的维修、更换成本比较高。虽然也有一些社会维修公司开始进入行业“降低”这些成本可能,但是目前仍旧难以解决实际高成本问题。

  记者也发现,有不少厂家开始在延长质保期上下功夫。今年以来,多家新能源汽车生产厂商开始普及“三电系统终身质保”服务,并将质保政策门槛降低。如

  那最终淘汰下来的电池又去了哪里呢?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老旧新能源汽车的淘汰,退役电池数量也在大幅度增长。有机构预计,到2025年,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82万吨。目前行业内有以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为主体、以整车企业为主体和以第三方企业为主体的三种回收模式。当回收的电池容量处于20%~80%之间,梯次利用是首选,不具备梯次使用价值的,将被再生利用。

  北京赛德美资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赵晓勇介绍,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梯次利用有整包的梯次利用,如把整包电池进行级联做成货柜。另外也可以把电池包拆成模组再重新组包,在不同场景上应用,如两轮车、三轮车、电动叉车等小动力、小储能上。再生利用是先把电池进行拆解,之后进行破碎、分选、冶炼,提取出贵金属、塑料等可循环利用组分。

  做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,对于稳定资源供给、保护自然环境、实现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。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发布的《中国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(2024)》显示,现阶段我国新能源电池产业从生产到应用,再到回收利用,已经实现全产业链在全球领头羊。但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研究报告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,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规范化回收率不足25%。

  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,目前一些主机厂家、动力电池厂家已确定进入到动力电池的回收和梯次利用中,也有更多的第三方企业正加快布局。她建议,希望未来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方面,不仅有在销售环节中的质保的条款,同时在生产制造环节进一步明确,要在动力电池的研发方面直接考虑到将来的拆解、再利用,从源头上提升动力电池的回收、拆解利用率,也将使得更多的企业愿意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方面布局,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。